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栏决赛落幕,吴艳妮以13秒15的成绩成功卫冕,捍卫了自己的冠军头衔。尽管她并未跑出赛季最佳成绩,但依旧凭借稳定的后程发挥拿下金牌,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。然而,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仅以13秒78位列第六的夏思凝。这个成绩一经公布,便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热议。网友的评论中不乏尖锐之词,甚至有人直接断言她“彻底废了”。话虽刺耳,却从客观成绩来看,也并非全无依据。
8月4日晚,浙江衢州体育中心的气氛紧张又热烈。女子100米栏决赛集结了国内顶级选手,包括吴艳妮、林雨薇、夏思凝等名将。预赛中,吴艳妮以13秒00轻松拿下第一,状态显得游刃有余,而夏思凝则跑出13秒66,相较之下略显平淡。进入决赛后,突如其来的一场雨让赛道变得湿滑,增加了比赛难度。刘景扬在第八个栏架不慎滑倒,遗憾退赛;林雨薇也受到影响,在最后冲刺中摔倒,仅以13秒29获得铜牌。吴艳妮则抓住机会,在中后段加速发力,反超对手,以13秒15摘得金牌。陈银凤表现稳健,以相同成绩夺得银牌。夏思凝整场比赛节奏紊乱,从起跑到冲刺都显得力不从心,最终13秒78,仅排第六,比她的个人最佳13秒08差了0.7秒,与顶尖水平的差距扩大到0.63秒,实在令人叹息。
展开剩余72%赛后,吴艳妮对自己的发挥也不算满意,坦言成绩未达到预期,计划回去后加强体能与专项训练。她本赛季无论室内还是室外项目都表现突出,60米栏三连冠,室外赛季多次稳定在13秒以内,12秒74的赛季最佳也让她稳坐国内女子栏王者之位。相比之下,夏思凝的现状则令人惋惜。年仅22岁的她,原本正处在竞技上升期,理应持续突破,但伤病的阴影却始终困扰着她。自2023年杭州亚运会预赛跑出13秒08、却在决赛因伤退赛后,她的竞技状态便开始频繁起伏。
2024赛季初,夏思凝在全国室内大奖赛南京站拿下60米栏冠军,成绩为8秒28,尚属不错。然而进入室外赛季后,她的表现逐渐下滑。虽然在全国大奖赛第五站中以13秒08夺冠,但随后在全国冠军赛中仅以13秒38排名第四。2025赛季更是雪上加霜,嘉兴站因伤退赛,青岛站仅跑出13秒39拿下季军,成绩持续未破13秒30大关。在这次全国锦标赛中,她腿上还缠着厚厚的绷带,显然身体状态未完全恢复。
伤病,对每一位运动员而言,都是无法预测的变数。夏思凝自2017年全国中学生锦标赛跑出14秒54起步,2019年世界中学生锦标赛夺冠成绩13秒86,再到2021年全运会13秒20,她一度被视作能与吴艳妮、林雨薇抗衡的希望之星。2023年全国锦标赛,她以13秒25夺冠,当时两位劲敌缺席,她可谓风头正盛。但自亚运会因伤退赛后,一切开始走下坡路。她未能达标2024年巴黎奥运选拔,而2025年9月即将开幕的东京世锦赛,门槛是12秒73,以她目前状态,想要参赛几乎无望。
从技术角度来看,夏思凝的问题在于起跑和栏间节奏不够稳定。预赛13秒66,决赛又滑落至13秒78,说明她在赛场临场调整能力有限。湿滑场地对所有选手都有影响,但唯有能快速适应者才能立于不败。她起跑反应偏慢,后程乏力,节奏断断续续,无法形成有效冲刺。东京世锦赛不仅看成绩,更需积分积累,13秒78的水平,连国内积分排名都难进前三。反观吴艳妮,虽说比赛发挥未达最好,但训练目标明确,计划清晰,有努力方向。夏思凝呢?她赛后几乎未发表看法,一如既往地表示“慢慢来”,可22岁的黄金年龄不等人,伤病若不及时处理,未来之路只会更难走。
此外,夏思凝的“网红标签”也逐渐成为争议点。自2023年全国锦标赛走红以来,她在社交平台频繁更新训练和日常照片,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。她的颜值与身材的确令人印象深刻,社交影响力迅速扩大。但竞技体育终究看成绩说话。去年全国冠军赛,她成绩排第四,但话题却集中在她的热身动作和造型上。亚运退赛后,她曾发文表示不放弃,希望大家给她时间,可如今成绩仍无起色,争议只会愈演愈烈。粉丝可以为她应援,但数据不会撒谎——13秒78,在如今国内女子栏水平中已属中下。
总的来看,夏思凝的处境并非孤例。在中国女子跨栏项目中,伤病如影随形,几乎每一位顶尖选手都曾被伤病困扰。林雨薇在2022年与2023年连续以12秒74夺得亚运金牌,但也因腰伤影响发挥;吴艳妮自2018年起步至今,一路披荆斩棘,不断突破自我。夏思凝虽然起步稍晚,但也曾展现出不俗潜力。2024年全国大奖赛蚌埠站,她曾以13秒41夺冠,给人以希望。然而进入2025赛季,接连退赛和成绩下滑,让她的竞技状态陷入低谷。全锦赛第六的结果,无疑暴露出多重问题:体能储备不足、技术细节待提升、伤病恢复不彻底。
未来的路怎么走,需要她和她的团队冷静评估。22岁虽年轻,但在高手如林的赛场上,若不能尽快找回巅峰状态,恐怕会被时代抛下。竞技体育从不等人,唯有努力与成绩,才能证明自己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淘配网配资-配资炒股平台皆-配资公司排行-哪个平台可以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