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明朝末年的动荡时期,四川地区出现了一位不太为人所知的小军阀——李占春。虽然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显赫,也没有建立过显著的战功,但他却因救援巾帼英雄秦良玉以及后来因误认而被当作李自成的“奉天玉和尚”而成为一个传奇人物。李占春,字梅先,号鹞子,来自陕西泾阳。他是明朝四川著名将领曾英的部下,曾被收为义子。
1. 为杨展报仇
曾英虽然年纪轻轻便英勇阵亡,年仅26岁,但他喜欢收养义子,其中一些义子与他年龄相仿,甚至年纪比他还大。李占春便是其中一位,他与曾英的另一名部下于大海、杨展等人关系密切。曾英在与大西军残部孙可望等人的战斗中英勇牺牲,李占春与于大海带领一部分兵马前往涪州寻求援助。那时,四川战乱不断,涪州缺乏粮草,李占春便向控制川南嘉定一带的杨展求助。杨展一直致力于抵抗大西军和清军,保卫川南,同时还搜寻并打捞了部分张献忠沉于江中的“江口沉银”,以此积累力量,吸引了不少四川明军残部和难民。杨展答应援助,派遣军饷和粮草。然而,好景不长,杨展被李乾德、袁韬、武大定三人联合诱杀。李占春得知后怒火中烧,愤然拍案而起,愤慨地说:“贪图私利,竟然杀害我的义士,岂有大丈夫之道!”他随后带领军队前去复仇,但最终战败,退回涪州。
展开剩余66%2. 救援秦良玉
在再次陷入缺粮困境后,李占春决定投靠明朝宗室成员朱容藩。朱容藩是楚王的远房后裔,他曾多次冒充楚王的嫡系子孙,先后投奔过大顺军、弘光政权及左良玉,每当身份被揭露后,便立刻逃走寻求新的庇护。永历帝即位后,朱容藩来到了广东肇庆,并被朝廷任命为掌管宗人府事的官员,但他并不满足,主动请求担任四川的总督,并被授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职务,负责川东的军务。到四川后,朱容藩自称“楚王世子天下兵马副元帅”,并成功骗取了不少四川将领的支持。李占春未加辨认,也加入了他的麾下。朱容藩得到了相当的兵力,带领他们击败了清军派遣的涪州总兵卢光祖,摧毁了清军的一千多艘战船,并夺回了大量俘虏和财物。胜利之后,更多的明朝将领带兵前来投降,朱容藩继续发动攻势,逐步收复四川的大片地区。然而,朱容藩的野心也逐渐显露,他自封为“监国”,并暗示部下将领劝他称帝。为巩固权力,他将忠州改为大定府,府门更名为承运门;夔州的天字城也被他改名为天子城。朱容藩的种种不当行为引发了部下将领的反感,同时也激起了永历朝廷官员的不满。四川巡按钱邦芑揭发了朱容藩的叛逆行为,递交了奏章给永历帝,这一章被广泛传播,李占春看到后才意识到自己受骗,随即与朱容藩决裂,其他人也开始疏远他。失去支持的朱容藩,为了维持军队的供给,派人向石柱征粮,却遭到了秦良玉的拒绝。愤怒的朱容藩派兵攻打石柱,而年逾古稀的秦良玉兵力有限,她便向李占春求援。李占春立即派遣50船精兵前去支援,成功击败了朱容藩的军队,解救了石柱。朱容藩得知失败后逃亡途中被土民抓住并杀害。李占春因这次援救功绩被永历帝封为“定川侯”。
3. 被误认为李自成
在明朝内乱加剧之时,清军认为收复四川的机会已经来临,计划南侵。大西军的余部也开始进军四川,孙可望试图招降李占春。然而,由于李占春一直记恨曾英之死,他拒绝了大西军的使者,并对他说:“他们杀害了我的义父,侮辱了我的皇帝,如果我投降,岂非背叛父亲与国家,做出禽兽般的行为?”随后,李占春被刘文秀的军队围困,战败后,他单骑逃亡,最终选择出家为僧。也有史料称,他在先被清廷招降,但不愿为清军效力,最终选择剃发为僧。学者秦晖认为,一直被误认为是李自成的“奉天玉和尚”实际上可能是出家后的李占春。李占春在清廷的逼迫下,曾短暂担任过安陆副将和黄州总兵等职务。
李占春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,既是一个小军阀的悲情英雄,又是复杂历史中一个令人困惑的人物。他的事迹,折射出明末乱世的风云变幻与各方势力的角逐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淘配网配资-配资炒股平台皆-配资公司排行-哪个平台可以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